在甲状腺疾病的大家庭里,甲减(甲状腺功能减退症)是较为常见的一种。然而天载配资 ,不少患者对甲减的治疗存在诸多误区,这些误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,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。下面,医生就来为大家澄清四个常见的误区。
误区一:甲减完全治不好
很多甲减患者认为,一旦患上甲减,就意味着终身患病,无法治愈。实际上,甲减是否能治好,需要根据具体病因来判断。如果是由于碘缺乏、药物等可逆因素引起的甲减,在去除病因后,甲状腺功能有可能恢复正常。而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甲减,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根治,但通过长期规范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(如左甲状腺素钠),可以将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,患者完全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所以,甲减患者不应消极对待,要积极配合治疗。
误区二:长期服药会伤肝天载配资
不少患者担心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会对肝脏造成损害。其实,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甲状腺激素,其化学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完全相同,正常剂量下对肝脏的影响极小。而且,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通过肾脏排泄,并非肝脏。当然,患者在服药期间,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,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,确保治疗安全有效。只要遵医嘱用药,不必过度担心伤肝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42%误区三:症状缓解就可以停药
有些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,感觉乏力、怕冷等症状明显缓解,就自行停药。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。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,需要长期依靠外源性激素来补充。一旦停药,甲状腺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,症状会再次出现,甚至可能引发黏液性水肿昏迷等严重并发症。患者必须明白,症状缓解只是药物发挥了作用,并非疾病已经治愈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,不可擅自停药。
误区四:甲减患者要严格忌碘
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,但甲减患者是否需要严格忌碘,不能一概而论。如果是碘缺乏导致的甲减,适当补充碘是有益的;而对于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,过量摄入碘可能会加重甲状腺的免疫损伤,需要适当限制高碘食物(如海带、紫菜等)的摄入。因此,甲减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因和病情天载配资 ,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中的碘摄入量,既不要盲目忌碘,也不要过量补碘。
发布于:北京市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